本文转自:西双版纳报
小小致富站 托起振兴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渐入佳境
图为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致富街。 记者 汪涛/摄
本报记者/汪涛
热风热土四月天,凤凰花开分外艳。
4月8日,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滨港国际站土特产集市火红开市,众多景洪市民兴奋地前来赶集。诱惑味蕾的特色美食、新鲜可人的热带果蔬、散发乡土气息的时鲜山货、精巧雅致的民族工艺品……为即将到来的傣历新年节增添了一道亮色。市民们徜徉其间,争相购买喜爱的农特产品和时鲜山货。
早在今年3月初,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勐旺站借助勐旺乡首届橘子节的东风,揭牌营运。“柑橘飘香醉氧勐旺、巾帼助力乡村振兴”成为鲜明的主题。当下,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全面开启了向乡村延伸、向城市拓展、多点位运营的新时代,让更多农特产品“扬帆出海”,助推乡村振兴,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发展历程回望
2022年6月,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正式投入营运,努力探索与市场紧密对接的新机制,创新了“党建+群团组织+乡村振兴+文旅+企业+社会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户对接大市场,整合景洪市多个乡(镇、街道、农场)的优质农特产品,有计划、分步骤展销。
党有号召,群团有行动。在景洪市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精心组织下,景洪阿达嘎商贸有限公司积极投入运营,有效带动广大农户和500余户脱贫群众实现“两个”增收。累计销售额达490万余元,其中,线上销售70余万元。2022年以来,帮助农户销售桃子、柚子、沃柑、椪柑等滞销农产品,销售额达100余万元。
州和景洪市领导经过深入调研,对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自主研发助农文创产品的成效高度赞赏,对致富站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小小致富站,撬动了大产业。
紧密衔接市场
“致富站要让群众的东西卖出去、卖出好价钱,实现助农增收,关键要让千千万万农户的‘小生产’与广阔浩瀚的‘大市场’紧密衔接,我们一直在用心用情努力探索。”景洪市妇联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选择站址时,经过反复比对,最终选择位于嘎栋街道曼沙社区新开发的曼沙古寨景区建站。主要是看中了前来观光的游客和市民的人流量。这里的人流量是分批次、不间断的,有了人气,市场才能兴旺,群众的农特产品才能不间断地卖出去。
在景洪旅游持续走红、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的2023年,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赶集的游客和市民。
公司化运作是关键。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的实质就是市场,市场要运作好,实现良性发展,必须走公司化运作的路子。确定发展思路后,景洪市群团组织经过大量调研和比对,决定将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委托给有着丰富农产品销售经验的景洪阿达嘎商贸有限公司运作。
景洪阿达嘎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养殖业和经营食品、工艺品加工零售的企业,具有成熟的线下、线上销售渠道。公司生产和收购的农特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外商超、各大线上平台,同时覆盖本地商超、企事业单位节假日福利、员工食堂、周末集市等,具有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强大的市场开发能力。随着该公司的入驻和运营,嘎洒街道香糯小玉米、勐旺乡西番莲蜜、景哈乡坚果、大渡岗乡腌制菜、基诺山乡野生灵芝等大量农特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美好诱人前景
经过近一年的运营,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销售档次逐步提质升级,销售品牌不断擦亮。目前,已建立曼沙致富站、告庄致富站、快艇致富站、勐旺致富站4个固定致富站,更多乡(镇)致富站正在积极筹建中。
接下来,景洪市将积极开展分站建设,努力实现每个乡(镇、街道、农场)都有致富站。建立展销中心,做好优特农产品购销、展示,吸引实力较强的客商合作办展,通过线上网络营销、线下实体展销方式,进一步提升优特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抢抓发展机遇,全方位提升致富站管理、运营水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打造深受各族群众喜爱、优特农产品销售顺畅的品牌致富站。
“我们要让小小致富站,托起各族群众实现乡村振兴、增收致富的大梦想!”景洪市妇联负责人表示。